编者按: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已有5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报,其中机构入驻的有89家。然而在这89家公司中,仅有6家公司来自主板,28家来自创业板,55家来自中小板。然而已经接近6000点时指数水平的中小板和中报业绩表现平平股价却跌跌不休的创业板,缘何成为机构新宠?《对话首席分析师》采访了国金证券分析师林峰。

    机构“一厢情愿”扎堆两板

    有报道称,据统计,持股机构家数排名前28位的全是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前40位中,除了第28位的陕鼓动力外,其余全是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今年4月30日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国民技术以获得46家机构持股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的也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碧水源,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获得了43家机构的青睐,成为创业板和中小板中,机构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而乐普医疗则以机构持仓1993.12万股成为机构持股最多的公司。

    然而,机构的热情似乎表现的有些一厢情愿,并没有得到同样热情的回应。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昨日,共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中期的业绩。除了3家公司业绩下滑外,其余皆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都不大。与此同时,95%以上创业板公司的股票今年二季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90家创业板股票4家上涨,86家下跌。另有19家创业板股票二季度跌幅超过30%,跌幅在20%以上的股票多达52家。

    “冷淡”无罪 热情“有理”

    “机构之所以集中追捧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企业,是因为在今年国家调结构的大环境中,这些企业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和新兴行业的比较好的企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小,有的甚至是受益的,预计今后几年都将有不错的成长。”林峰说。

    “另一方面,资金方面也是一个原因”。他解释到,资金和流动性是要相匹配的,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适合投资大块头的传统企业。“因此很多机构选择坚持减持周期性行业,和金融、地产、有色等传统板块的股票,转为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些流通盘子比较小的企业。”

    他还强调,在资本市场上,创业板和下跌都是从4月以后才开始的,实际上中小板指数目前已经远远高于主板,基本已经回到了6000点附近的地区。“因此,受到机构青睐是很正常的。”

    中小板6000点水平无须过虑

    中小板指数已经差不多跟大盘位于6000点的位置相近,那么,这其中的投资风险是不是值得担忧呢?

    “虽然和沪深300相比,中小板的估值是相对来说偏高,但是,由于顺应宏观经济的趋势,因此未来发展的前景是可期的,公司的盈利水平也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因此,中小板的风险性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创业板上半年业绩温吞 有内情

    据统计,已公布的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今年中期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4.21亿元,实现净利润10.79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实现净利润0.39亿元,一季度创业板94家公司平均实现净利润0.12亿元。28家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343元。

    本该是激情澎湃的创业板中报业绩如此温吞,着实令人费解,这显然与上半年创业板市场上“神话”不断不相匹配。

    林峰解释说,“创业板公司季节性比较强,很多公司都是下半年或者是年底结算的,因此不能以中报的情况定论全年业绩是否会出现高增长。其次,创业板公司的超募资金比较多,这也为其今后3-5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明年或者后年,他们的成长性会逐渐显现的。”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