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分析报告(2010年7B10月)”。报告中,“新闻发布会推荐”一项空缺。对此,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解释,新闻发布会是突发或热点事件之后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然而从信息发布、驾驭局面能力、对待媒体态度各方面考量,却找不到足以推荐的发布会案例(11月25日《京华时报》)。

  中国这么大,热点事件那么多,各地应对网络舆情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可能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数起,然而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跨度里竟然找不到一个新闻发布会可以作为正面典型加以推荐,倒是反面的典型一说一长串,不能不让人感喟。

  为什么那么多的新闻发布会都不及格?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互动缺失。

  新闻发布会,是一个社会组织直接向新闻界发布信息、解释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沟通活跃”是其最重要特点之一。所谓“沟通活跃”,就是指双向互动——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如果仅仅是单向的发布信息,那直接把通稿发表在官方网站上就可以了,何必耗费人力财力,还让记者舟车劳顿呢?

  不设记者提问环节成了官方逃避敏感问题的“绝佳”手段,而实际上那是一种“最糟”的办法。大道消息如果不畅通,小道消息必然满天飞。如果政府避重就轻、躲躲闪闪,甚至“拒绝”记者提问,就无异于“默认”某些传言。如此,新闻发布会不仅起不到平息事态的作用,反而可能火上浇油、扩大事态。事实上,紫金矿业和伊春空难等事件的新闻发布会就引来了更多的质疑。

  随着网络舆情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应对舆情能力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因此,新闻发布会能否名至实归,不仅是公民知情权是否得到保障的“试金石”,也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高低的标准。